
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變更,它更是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為保障的。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實踐。
一、重視信息技術,切實提高信息技術課程地位。
信息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加快信息化進程,教育信息化改革也同樣如火如荼。我們不能再功利性把信息技術當成“副科”,而應該重新審視,有個新的認識。信息技術已成為人們的高效學習工具,主要包括六方面功能:一是信息工具,獲取資源,探究知識;二是情境工具,創設情境,強化意境;三是效能工具,化解難點,加深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四是認知工具,支持深度學習,提升核心素養;五是交流工具,支持協作學習;六是評價工具,記錄學習過程,展示學習作品,促進反思和發展??梢?,信息技術已成為信息時代的多功能學習工具,學習者對信息技術正確認識和合理應用將成為信息時代的基本素養。
二、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線,整體設計課程內容。
無論是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還是信息社會責任,都體現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因此,結合本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培養信息技術核心素養首先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線,整體設計課程內容”。創設學生熟悉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充分挖掘信息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將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在一個個真實的實際問題中。倘若學生每次課都在經歷利用所學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度過,長期下來,他們的信息意識就會逐漸增強,信息能力就會不斷提升。例如,在 Word電子文檔教學模塊教學結束后,恰逢學校開展秋季運動會。于是我就給學生布置了多媒體綜合作業——“我們的校園運動會”。讓同學們自己去搜集運動會期間的新聞報道,可以是反映運動員們的拼搏精神,也可以是后勤保障人員的辛勤付出……。以同學們親身經歷的最熟悉的校園生活為載體、融入文字、圖像、聲音、甚至視頻信息的采集與加工、集成、表達與交流等內容。同學們熱情高漲,完成得非常出色。
在校本課程Photoshop圖像處理模塊,我結合校團委開展的活動“班徽、舍標設計大賽”。讓學生經歷了從素材收集、款式構思、線條勾勒、顏色填充、個性化圖案及logo、標志性文字的設計到作品最終的點綴渲染等過程,在整個作品的設計過程中,學生既解決了軟件的學習,同時又具備了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創造性、個性化也都得到了發展。
總之,我們在設計課程內容的時候要擺脫教材的束縛,“用教材而不教教材”,有時候我們需要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取舍及內容調整,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通過開放式項目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信息素養。
三、利用層次化教學,滿足學生差異化需求。
俗語說得好,“黃沙入海,找不到絕對相似的兩顆沙粒;綠葉如云,尋不到完全相同的一雙葉片?!标P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關注每一位學生獨特的個性差異,是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在以班級為單位的教育教學中,同一班級的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效果;而課堂上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差異性之間的矛盾,也明顯地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需要立足實際,采用“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使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得到均衡的發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充分獲得成功的體驗。